綠色發展 治污減霾顯擔當——陜西中煤新能源有限公司地熱資源開發利用駛入“快車道”
發布時間:2019-01-14 來源:陜西中煤新能源有限公司 點擊次數:86次
“2019第四屆中國地熱產業發展峰會暨首屆絲路·國際地熱合作論壇”于2019年1月9日在陜西西安拉開帷幕。本次大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國內外地熱行業知名專家學者、各級政府相關部門領導,地熱行業業協會、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的研究學者、技術專家,投融資機構代表,以及地熱產業企業家和從業人員等500余人參加。
(圖為2019第四屆中國地熱產業峰會現場)
作為陜西投資集團、陜煤地質集團下屬新能源板塊重點企業,我公司承辦了本屆大會,并集中展示了其在地熱能開發利用方面的最新成果。
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總工程師、國土資源部煤炭資源勘查與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段中會作了《陜煤地質集團地熱能板塊發展介紹》的主旨演講;陜煤地質集團注冊暖通工程師、教授級高工呂硯昭作了題為《地熱能分布式高效輸配系統介紹》的主旨演講;公司副總經理周聰在會上作了題為《汾渭盆地地熱能清潔利用技術與工程示范》的主旨演講。在地熱示范工程實地參觀考察中,作為行業內首家建設成功的新型中深層換熱系統,由我公司建設實施的陜煤地質集團草灘生活基地U型對接井中深層地熱能換熱系統,成為本屆大會新亮點,受到與會嘉賓和代表的高度關注。
(圖為陜西省煤田地質集團總工程師段中會進行主旨演講)
(圖為公司副總經理周聰進行主旨演講)
陜西省委、省政府堅持綠色發展,高度重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,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政策,將空氣質量改善情況納入目標責任考核,始終把鐵腕治霾作為環保工作的頭號工程。公司在政策不斷利好的大背景下,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期,在積極探索城市供暖制冷新模式,大力推廣地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方面,勇于擔當,逐步駛入“快車道”。
自2008年成立至今,公司參與編寫了《地源熱泵系統安裝標準》、《中深層地熱能鉆井、完井技術規程》等施工規范和行業標準;引進瑞典先進技術,并結合本土項目實際,不斷吸收改進,自身技術水平不斷提升;依托陜投集團和陜煤地質集團的集團實力和地熱勘察資源,逐步形成了“投資、建設、運營、管理”的完整運營體系。
2017年1月,公司率先在寶雞市采用城市污水/中水取熱技術,建設實施寶雞代家灣中水源集中供冷供熱能源站,以區域能源站輻射方式,利用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統,實現可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。該項目建成投用后,供冷供熱面積可達70萬平方米,預計每年冬季節約8300噸標準煤,減少CO2排放2.2萬噸,SO2排放約70噸,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60噸。與此同時,實施了渭南市初級中學、銅川玉華宮酒店、漢中西鄉錦湖中央商務區、草灘陜煤地質生活基地等十余個,涵蓋水源、土壤源、空氣源、中深層地熱能等多類別地熱能項目。
2018年,公司成功實施了銅川市耀州區關莊鎮移民搬遷清潔能源供暖項目,采取淺層地熱能形式,解決當地移民搬遷群眾清潔能源供暖要求,展現國企擔當,助力當地政府脫貧攻堅。
目前,公司共完成地熱能供暖、制冷項目20余個,超過500萬平方米,經實測跟蹤計算,每年供暖季可節約10.2萬噸標準煤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.8萬噸。(文:拓寶生 黎思文)